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2022年度理学院研究生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来源:2022年度理学院研究生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 发布日期:2022-11-02 】

2022年,在研究生院的指导下,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总结如下:

一、概况

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养首位。学科点结合学校 “113”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育人的举措,积极推进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成果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为根本,建立了由校、院和学科共同负责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过程、阶段性考核、学位论文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位管理、学籍管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风建设八项。实现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监控、约束、保障、激励、评价、改进和发展,有效地保证了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学院领导和研究生导师们的共同努力,2022年理学院的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大重点学科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二、在校研究生情况及新生生源结构

研究生生源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我院通过统一宣讲、综合考核、提前选拔以及新媒体传播等方式,优化生源结构,稳步提高生源质量。当前理学院在读研究生包含2020级、2021级和2022级三个年级,在校生共有246人,其中学硕203人,专业学位硕士43人。在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在研究生院的组织下,我院组织了线上招生宣讲会,向我院优质生源基地的考生介绍了学院优势与特色,让更多的考生了解沈阳化工大学的招生政策和优势,同时学院在前一年新增材料与化工专业,考生报考时候更加有针对性和积极性。2022年招生工作中,我院一志愿上线72人,调剂学生人数多达6人,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1人,总招生人数86人,在学校名列前茅,提前完成招生任务。招生工作的出色成果来自学院对招生宣传工作的高度关注。

三、研究生科教融合培养与学术交流

学院大力支持学校关于硕士研究生科教融合教育的政策,积极与沈阳化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硕士研究生的科教融合培养合作。当前,我院2020级共有王亦凡等9名同学与沈阳化工研究院等合作单位,以科教融合的形式进行联合培养;2021级有贾佳林等6位同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合作单位,以科教融合的形式进行联合培养。此外,学院鼓励研究生多开展学术交流,2020级研究生吴金城成功入选俄乌白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

四、强化课程授课质量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授课教师通过喜闻乐见的文化教育方式和内容,搭建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开展立体式、全程化、多渠道的研究生专业课授课模式,使研究生专业知识入心、入脑。通过教授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等系列学术活动以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教育强化研究生专业课知识,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2022年我院张成老师主持获批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1项,由立新老师获批研究生精品课一门。

五、加强对研究生选题、开题和中期审查工作

学院对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答辩环节进行了规范。按五个教研室分开进行,对研究生的选题和中期完成情况进行审查,不合格的研究生及时通知导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终通过导师自查,学院抽查的方式对研究生研究课题的选题、开题和中期检查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各项工作符合研究生培养计划,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研究生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实践锻炼能力的保证与提升

提供条件,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和创新活动。第一,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同时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择优资助他们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内外各种创新资源,组织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还大力加强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三是,营造良好的研究生创新氛围。各高校从校园环境建设到校园文化建设,从舆论引导到教育教学制度设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注重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新、支持创新的氛围。通过上述措施激发研究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七、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学术与思想品德水平

全面实行新聘导师上岗培训、强化导师的岗位意识、建立能进能出的导师调整机制、增强导师队伍的活力、动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新聘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进行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培训,不断提高导师队伍的指导水平。我院紧密结合学校构建“113”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育人举措,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引导作用,加强了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学科点先后获得省“样板支部”建设单位、省“校园先锋示范岗”、多名研究生导师荣获辽宁省高校“我身边的好书记”、省“优秀教师”及市高校“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2022年 10 余名同学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优秀党员、沈阳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同时今年学院新增7名研究生导师,极大有利于本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八、学位管理情况研究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与质量保证

研究生教育必须与研究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研究生处于青年期,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正处于成熟期,并不断自我完善;因此,我院组建了理学院研究生会、理学院研究生党团支部,根据研究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设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引导他们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引导他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他们成长、成才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九、学位论文质量的保证与提升

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负有主体责任。我院强调加强导师自律意识,切实督促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按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研究、中期考核及论文撰写等工作,注重学生科研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注意引导研究生树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培养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学院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对研究生培养具有第一管理责任,要做严、做实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工作,严格学位论文开题、论文撰写、中期考核、盲审及答辩等过程管理环节,严禁走过场;进一步落实质量监控各项工作举措,对有“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导师应进行质量约谈,深入查找问题和不足,将论文质量监控与导师招生资格动态管理相结合;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严格把控论文答辩和授位申请等重要关口,加强学位授予质量监控。经学院领导与各位研究生导师的一致努力,2019届毕业生的论文一次外审通过率94%,荣获沈阳化工大学校级优秀硕士论文4项,其中张佳龙同学的硕士论文被推荐参评辽宁省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十、未来的改革举措或工作思路以及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未来,理学院将继续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首先从招生入手,充分发动全院师生积极参与招生宣传,利用网络等新兴传播手段,力争报名人数和第一志愿上线人数都有所提高;其次做好培养基地建设工作,让每名研究生在学业期间都能深入企业观摩学习;最后就是经过三年的培养,在导师、学院、就业基地负责下,引导学生最终走向满意的工作岗位。


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