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理学院继续组织党员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志愿答疑系列活动

为持续推动学风建设,助力学生学业发展,理学院在四月份继续组织教师党员、学生党员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答疑活动。

随着活动的推进,2024-2025年度四月份的志愿答疑系列活动圆满收官。在此周期中,理学院9名师生代表分别开展物理化学课后辅导、朋辈互助课堂、无机化学课后辅导以及物理课后辅导的答疑服务,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彰显理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理念。

4月2日,物理化学教研室答疑专场由张潇飒、栾健、孙旭三位老师主讲。张潇飒强调物理化学的理论性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具体和抽象等哲学思辨能力。栾健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将看似抽象的概念、烦琐的公式、晦涩难懂的原理进行了完美生动地诠释。孙旭则从授课过程中的重难点入手,进行针对性解答,整个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学生学业进步和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月9日,学生第二党支部开展朋辈互助课堂活动,由研一学生党员姜楠和陈柄良主讲。姜楠鼓励学生在大一大二大胆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并初步确定未来目标和努力方向。陈柄良提供了有关上课以及应对考试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分享了进入科研的时间、途径和心态,提醒学生要时刻保持“紧迫感与平常心”的平衡心态。

4月16日,无机化学课后辅导答疑专场由丁雅茹、张雅倩两位老师主讲。丁雅茹针对本学期无机化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生动地讲解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张雅倩通过无机化学的思维导图,为学生梳理复习的脉络并提供实用的学习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4月23日,物理课后辅导答疑专场由郭晓娇、禹国梁两位老师主讲。郭晓娇从电场强度的计算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对书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进行了系统讲解。禹国梁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物理概念和公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相关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并对学生提出的疑惑问题逐一耐心地解答。

与此同时,继续推出“学院领导与学生面对面”一站式社区活动。本期领导班子由党委书记徐平、院长李文泽、副院长韩世迁、副院长吴会咏分别出席。此项举措搭建了师生对话新平台,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助力他们在学业和人生道路上取得新的进展,也体现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4月2日,副院长吴会咏从学分与学时、学籍和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和学位等多方面为同学们讲解了学校相关制度及规定,不仅让学生对学籍管理规定和学位授予条例有了更清晰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助力指导。

4月9日,副院长韩世迁指出,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考研已成为提升个人竞争力、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他强调,考研不仅是提升个人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为未来职业发展拓宽道路的关键选择。同时,他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备考建议,如合理规划复习时间、注重基础知识、保持良好心态等,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4月16日,为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需求,加强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党委书记徐平深入社区,面对面听取学生意见,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生活需求提供更精准的指导与支持。学生们对学院现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围绕成长需求、教育教学、校园服务、发展平台等方面,畅谈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从各自角度提出了意见和期待。

4月23日,院长李文泽就化学学科发展进行细致讲述,他讲述了化学专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方向、专业优势,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等情况,使学生对化学专业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进一步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听取学生意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本周期“一站式”和“领导进社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理学院师生携手并进,成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师生间的深入交流,为学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全体教师党员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党员也将积极进取,发挥模范作用。未来,理学院全体师生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锐意进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创美好未来!

(数据更新至2025年04月24日)